1 2 3
诚信指数 16
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
首页
团队介绍
演出案例
企业新闻
客户留言
联系我们
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:
民间手工艺表演
民间艺术小吃
上海舞龙舞狮表演
上海房地产开盘演出
上海歌舞演出
上海公司庆典表演
上海川剧变脸表演
上海民间艺术表演
您现在的位置:上海铭远民间艺术表演团 > 企业新闻
 
企业新闻
回味童年
发布日期:2015-12-28


糖画,是以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的。所用的工具仅一勺一铲,糖料一般是红、白糖加上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制,熬到可以牵丝时即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。在绘制造型时,由艺人用小汤勺舀起溶化了的糖汁,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,画出造型,民间艺人的手上功夫便是造型的关键。当造型完成后,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,粘上竹签。 它亦糖亦画,可观可食。民间俗称“倒糖人儿”、“倒糖饼儿”或“糖灯影儿”。分为平面糖画与立体糖画两种。它是地道的民间画种,颇具特色的街市艺术,广泛流传于巴山蜀水之间,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。

   糖画的题材有小说、戏曲人物、吉祥花果、飞禽、走兽、文字等的内容,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为有趣,若是侧面的形象,便以线造型;若是正面的形象,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。由于糖料的流动性,即使相同的形象,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。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掌握了糖料的特性,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,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、匀称的线条,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

   据考,糖画起源于明代的“糖丞相”。清代小说家褚人获的《坚瓠补集》里载,明俗每新祀神,“熔就糖”,印铸成各种动物及人物作为祀品,所铸人物“袍笏轩昂”,俨然文臣武将,故时戏称为“糖丞相”。   到了清代,糖画更加流行,制作技艺日趋精妙,题材也更加广泛,多为龙、凤、鱼、猴等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。《坚瓠补集》中有一首诗,真实记录了糖画盛行的情况:“熔就糖霜丞相呼,宾筵排列势非孤;苏秦录我言甘也,林甫为人口蜜腹。霉雨还潮几屈膝,香风送暖得全肤;纸糊阁老寻常事,糖丞来年亦纸糊。” 后来,四川民间艺人又将中国皮影、民间剪纸等姊妹艺术的造型手法融于一体,不用印铸模具,而改为直接操小铜勺,舀糖液绘出皮影图案,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今日的糖画艺术。

在四川,特别是川西平原的城镇乡村,无论庙会集市,还是公园名胜,随处都可见糖画小摊。一个木制方形小柜,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,左右两边各有一块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木盘。一边木盘上画着艺人能制作的各种作品的图案和一支能旋转的竹箭。孩子们旋转竹箭,当竹箭停下后,箭尖指向什么图案,便意味着艺人要作什么糖画。转着龙就是龙,转着凤就是凤——颇有些的意味。手气不错,转到大龙,艺人二话不说,就当场画大龙。但转到龙凤的时候是绝少,大量的情形是转到那些鸟、狗之类的小型动物。   另一边木盘上则是绘有楚河汉界和姓氏的方格子,格子旁有罐子或竹筒,里面装有比麻将略小的扁竹牌子,上面写有对应棋盘的不同姓氏。交钱后便可从罐子或者竹筒中摸字。一手可以摸数个字,将摸出的字放到棋盘内对应的姓氏上。如果摸到的字始终在楚河汉界的同一边,没有“过河”的话,就可以得到一条“糖龙”。手便摸出“赵”字也可以得龙一条。

   就像一切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一样,糖画有着它特殊的魅力,别看它简略得只是一个轮廓,但或龙或凤,或鸟或兽,却又无不是惟妙惟肖,活灵活现,极生动,极传神,很能印证“以少少许胜多多许”的艺术境界。那曲折有致的线条,细若游丝,却也显得硬朗、坚挺,风骨棱棱,颇有些铁画的意趣,而那别致、大胆、诡异的造型,则更能让人联想到国画中的大写意,甚至现代派绘画的情味。


 
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


上海铭远民间艺术表演团   地址:上海市闵行区北沈路260弄154号   邮政编码:200063
联系人:居先生   电话:13816646554   手机:13816646554   
技术支持:一比多  |  免责声明 | 隐私声明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070060     网站Icp备案号:沪ICP备05000175号
<%---站点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编号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1 ----%> <%---页面参数2----%> <%---页面参数3 ----%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