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说附近集市逢集,安徽阜阳市太和县双浮镇西李寨村村民李炳月,偷偷地把各种道具装上电动三轮车,向集市赶去。李炳月年过花甲,是一名民间艺人,四代从事变箱魔术表演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流传了200多年的技艺,如今被子女们看作“要饭的行当”。为了不让这项民间表演艺术失传,60岁后,李炳月自制道具,又开始登台义演。)
传统民间艺术,被后人视作“要饭的行当”,很显然,这不是李炳月一个人的尴尬,而是全国成千上万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的共同尴尬;同时,这也不是变箱魔术这一项传统技艺的尴尬,而几乎是所有传统手艺、技艺所面临的共同处境。甚至说,一些传统艺术、技艺即便被列入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,仍旧乏人问津,面临后继无人、传承无方的危险。
我们得承认,这其中,有时代和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。就以李炳月的家传变箱魔术为例,它说到底是一种民间文化形式,在旧时候老百姓没有其他活动,大街上来个耍猴的都看得津津有味、乐不思蜀,更别说更具表演和艺术魅力的变箱魔术了。但是,时代终究不同了,现在有电视,有电影,有网络,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前所未有的丰富,无疑把大量本属于民间传统艺术的观众给夺走了,传统手艺、技艺的备受冷落,也就成了可想而知的事情。
但我们也应该看到,任何一项传统艺术、技艺,都是既凝聚着民间高超的智慧与技巧,同时也和传统文化息息相关,它们不应该就这么悄没声息地湮灭在历史长河中,而应该跟上这个时代,顺应这个社会,焕发出自己的“第二春”。还是以魔术为例,当李炳月等老艺人只能在乡村集市分文不取地义演魔术的时候,刘谦、傅琰东等一大批年轻的魔术师们,却在央视舞台,在春节联欢晚会这种高大上的场合赢得了无数的掌声与喝彩,在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,也推动了魔术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。
差别如此之大,对比如此鲜明,原因何在?答案就在于,这些年轻一代的魔术师更懂得包装自己也包装传统技艺,更懂得现在的观众爱看什么。当他们衣着时尚,谈吐优雅,借助完全现代化的道具,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向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众表演魔术时,其产生的效果,自然远远好于李炳月们灰头土脸地站在集市上表演,让观众也在风吹日晒中观看魔术。
因此,现在就断言传统的民间艺术、技艺已经走进死胡同,还为时尚早,对于李炳月等民间传统艺术、技艺的传承人、继承者们来说,在继续锤炼自己的艺术技巧、丰富艺术内容的同时,他们也要学会与时俱进,也要懂得包装自己和自己的艺术,懂得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利用更更广阔的传播舞台。这样,他们所掌握的民间艺术和技艺才不会失传,才有望焕发“第二春”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